昨天有个读者,转给我2万块钱,说要问我一些事情。我拒收了。不是我不要钱,是因为看了他的问题,我觉得我救不了他。他的问题是这样的:985名校毕业,去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了十多年。在36岁的时候,业务线收缩,他竟被裁了
他有转岗的机会,但他放弃了。因为几年前,他就觉得这工作已经到头,自己心里也很厌倦和疲惫了。虽然他还没想好下一步要做什么,但想着出来休整一下,再看看机会。没想到的是,这一休整,就休了2年多。不是他不想工作,而是发现40岁的人,已经没什么机会了,是这样。
再进大厂,没人要他。去小公司,薪资低不说,还要跟一帮年轻人抢饭碗,想想就不自在。也想过创业,但一直找不到定位。在家待了2年,每天不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,就是躺在床上刷手机。老婆看着他都烦了,说“你在家,我就觉得特别挤”。他也很有压力。之前攒的那些钱也差不多没了,每月还要还房贷
关键是,自从生娃之后,老婆也8年没上班了。就这样,两个人都待在家里,原本互相欣赏的感情,现在彼此都看对方都是多余的。我为什么感觉帮不了他?因为我问了一圈,没发现他身上的强项。我说的是单独做生意的强项。他身上是有强项的,之前在大厂做技术。只不过这种强项,需要依赖大厂这个系统的
这就比较难堪:自己想创业,但发现这个被割裂的孤岛能力,起不了太多作用。创业最需要的是行业认知和资源。他没有完整的行业认知——工作这么多年,都只懂公司一个小部门中的一个小模块。他也没有资源——没有钱,没有产品,没有客户,没有粉丝…他问我,“我的职业生涯是不是结束了,怎么办? ”
中年人在40岁的时候,通常会分成两派。一类是40岁开始起飞的:40岁之前积累了很多能力、很多见识、很多资源、很多人脉和市场,40岁之后才是他们开始赚大钱的时候。至于40岁之前赚的那点百万年薪,只能算是一点开胃小菜。这样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,可以仔细看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的,可以找找看
一类是40岁走向末路的:40岁之前在大厂工作,固定在一个工位上,没有长多少见识,也没有积累什么创业的资源,最多就是一个能力有所积累。35岁时被榨干抛弃,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。没有资源,没有从0到1的经验。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公司,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。这类中年人,职业生涯通常到头了
其实这一类人我见过很多。很多人在一个单位工作到35、40岁,然后出来单干。基本上都是一路碰壁、一路失败。他们以为自己积累了很多经验,其实那些经验更多依赖于原来的那家公司和系统。离开了那家公司或行业,其实用不上什么。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不用大厂人的原因。就相当于你是修飞机的,进入社会,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飞机可修。
总结一下吧,90%的人在40岁的时候,职场生涯就结束了。这里是指那种“只埋头工作,没有意识积累资源的人”。如果不想在别人40岁腾飞的时候,自己陷入职场末路,请在20岁进入职场的时候,培养以下几点意识:1.人到中年,拼的不只是能力,更是资源。尤其是以后准备创业当老板的职场人,那么就更应该在平时积累自己的资源业务能力。
2.在工作中,要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资源,包括客户、粉丝、社会影响力等。这些是你离开原来系统,也能独立存活的东西。那些出来还混得好的,多半有意识地积累了这些。3.如果不想中年的时候,还依赖于人、受制于人,年轻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能力闭环。能力闭环就是,你要懂一个行业的各个环节,而不是到了40岁还只懂其中一个环节。
4.人到中年,要么把一项能力偏科到极致,成为一家公司总裁副总裁级别的不可或缺的高层。要么锻炼好的你的底层能力和综合能力,能够出来从0到1的单干。不然,40岁的你会非常尴尬。5.资源,资源。40岁的人应该是有资源的。这是跟20岁的人一个很大的区别。不要到了40岁求职的时候,还是跟20岁人的人一样,只会讲能力。把上面几段话好好看一遍,很多人就吃亏在25岁的时候没这些意识,最后中年陷入职业被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