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学校今天下午要开家长会,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,我们被邀请发言,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。不巧的是我这段时间没在家,只有让孩子爸爸代为参加了,不过讲演稿我倒是早早就写好了。
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,我觉得要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,我们作为爸爸妈妈的应该多费心。毕竟很多事不是老师能够全权代劳的,您觉得呢?以下是发言稿正文,我们开始吧。
尊敬的老师、家长们:大家下午好!
非常感谢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机会,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心得。我是***的爸爸,首先请允许我代表**班的家长向所有辛勤培育孩子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。
正是你们无微不至的精心呵护,和不厌其烦的谆谆教导,才会有孩子们今天的健康成长,你们辛苦了!养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过程中充满着艰辛、担忧,又弥漫着幸福和甜蜜。
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,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,我觉得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,应该是我们彼此之间相互包容、相互谅解,共同成就。而不是以一个大家长的身份去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做,又不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。
我家***是一个“问题宝宝”,从小就喜欢问“为什么”,她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孩子的问题。遇到她自己也没把握的问题,孩子妈妈会先去百度,弄明白以后再教给孩子。
我们做家长的要多一些耐心,呵护好孩子的童真,孩子爱问问题是他善于思考的表现,证明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,有强烈的探索欲望。
我们应该尽量为他们解惑,而不是一句“不知道”,或是“你怎么那么烦,问题那么多”,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。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,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。
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崇拜的心理: “我的爸爸妈妈好厉害,什么都懂,我也要好好学习,变成像他们一样有文化的人。”这是一种非常积极且正面的心理暗示。
如果我们自己不会的问题,我们会去查资料,然后再解释给孩子听,切不可不懂装懂,忽悠孩子。正所谓“活到老,学到老。”不会不丢人,和孩子一起学习,共同进步也是挺好的一件事。
在学校,老师教授文化内容、学习习惯;在家里,父母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,家校共育,才能相得益彰。我们要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家长是原件,孩子是复印件,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。
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了,就是老师的责任,而忘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。在我们家,孩子妈妈喜欢看书,也很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。***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讲睡前故事,后来孩子大一点了,每晚睡前在床上一起看绘本,每天如此,雷打不动。
我们在家里专门给孩子布置了一个读书角,当***看到他妈妈在看书的时候,也会去自己的书架上拿本书像模像样看起来。我想孩子的语文成绩还不错,是跟喜欢阅读分不开的。现在他妈妈每周会要求他写一篇作文,题材不限,内容自拟,但要求有真情实感且文笔优美,着重锻炼他的写作能力。
我们有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爱看电视、打游戏,一点也不喜欢看书,所以语文成绩提不上去,作文也写不好。但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扪心自问,你一天打麻将、追剧、打游戏,你怎么去要求孩子做这样,做那样呢。
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,他们不会听你说了什么,他们只会看你做了什么!所以,放下我们的手机,给孩子多一些切切实实的陪伴吧。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,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我们需要提供给他们的是高质量的陪伴,而不是简单的吃饱了、穿暖了。
我们在孩子面前树立家长权威是要“以理服人”,而不是简单一句“我是你爸”、“我是你妈”。让孩子佩服你、崇拜你,你的话他才能听得进去。老话说:棍棒底下出孝子,放在现在是不适用的,孩子大了越打会越叛逆,我们要讲求正确的方法。
比如你要求娃娃不看电视好好写作业,那你自己又在一边追剧看得热热闹闹的,孩子这会哪有心思做作业呢。你可以关掉电视,在旁边看看他写作业,有不会的指导一下。也可以拿本书在一旁静静地看,让孩子也能安下心来写作业。
关于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可以聊的真的太多了,我想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,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,因人而异,适合的就是最好的。最后,分享一段***妈妈写给他的一封信,感谢大家聆听。